乃相要各执一经,别为之正义,以贯串今古异同,搜网百善,萃为宗都,破孔、贾之藩篱,突徐、杨之门户。
就文字构型看,与象征单手持禾的秉不同,兼象征双手持禾,本身就有表总体的意思。普遍中国古人如何理解普遍性,这是上世纪书写中国哲学史的最初实践中就被关注的问题,因为它直接涉及对中国哲学之哲学性的判断,即中国古代有无与西方哲学约略相当(冯友兰,第2卷,第17页)的思想,要从先哲对普遍性的认知中去找。
(《老子》第二十八章)浇淳散朴,离道以善。需要注意的,是引文中的体同与类同之别。当然,这主要是类比于自然领域的物质分布,此外也能类比于人工领域的物质分布,如: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老子》第四十一章)大道无形,称器有名。这一变化的发生,如上所见,是基于对天理被分裂的担忧,因为只要允许天理可分,就能类比于物质分布来作论证。
但早期中国除以上所见名/实对举的论述,还有名/形对举的论述,如物固有形,形固有名(《管子·心术上》),也是当时流行的主张。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有美国机构统计说,大约有2000万个房贷家庭已经不想继续背负房贷,反正当时在借房贷时首付很少,甚至可能没有首付,把这些用贷款买的房子扔给银行对自己更有利。
QE的性质在QE2后也发生了变化,就是从为美国的金融与非金融企业融资,变成了直接为美国财政部融资。放着这样的问题不讨论,却把一个不是问题的美债上限拿来炒作,显然就是为了转移人们的视线。因为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经济问题,仍然是产能严重过剩,如果外部需求进入新一轮萎缩而产能继续增长,爆发生产过剩危机就将是未来两年内的事。7月份出口增长率虽有恢复,但从国际海运状况看,6月份以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出现大幅下滑,说明国际贸易的显着萎缩已经发生,对此中国不能不警惕。
比如,8月4日在美国股市暴跌中,领跌的就是银行股。而且降到垃圾级别的几个欧元区国家,一个也没有发生债务违约问题。
从财政工具看,可以使用的空间越来越小。总之,对美国暴跌的原因有各种不同的解释,而在我看来都是牵强附会。更大的现实问题是,直到目前我们仍然把反通胀放在宏观调控工作的首位,仍然没有感觉到外部大危机的逼近。这就说明未来投资需求增长也是很微弱的,以这样的投资规模,在外需萎缩的背景下不用说保八,保七恐怕都会很困难。
我说的这些许多还是根据情况推测的结论,而没有相关的新闻报道来印证,2009年初以后,在美国的新闻报道中,就再也见不到那些在上次危机中形成的庞大的有毒资产的身影。其实这两个问题根本都不是问题。如果说八连跌是新次债危机的序幕,那8月3日以后的三次暴跌,就是新次债危机正剧的开场了。7月份新出现的情况是,在M1增速低于M2增速的时候,居民和企业存款都大幅度减少,两者合计减少已超过万亿元。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掩盖真相,以免市场在获得真相后会发生对美国金融资产的更大规模抛售,就是要用信息不对称的手段,好使自己跑得更顺利。一般来说,因为M1的口径是活期存款加现金,是用于当期交易与支付的货币,所以M1增速低于M2是标志着经济活动活跃程度下降,而从经济活动中退出的货币,都是会变成定期存款,从而导致存款的增长。
美国先是用手中的三大评级公司打掉欧元区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信誉,又用手中的媒体机构把欧债问题夸得比天大,其实欧洲经济比起美国要健康得多。然而这样天大的矛盾,想藏又怎能藏得住呢?美国的金融机构因为最了解内幕,所以到危机袭来的时候已经知道这场危机已经难以化解,所以就开始抛售股票套现,这才是这场股市暴跌的真实原因,也通过股市暴跌这个现象,暴露出一点狐狸尾巴。
以往时候,美国国债的六成以上是由美国民间机构与居民买走的,但是去年以来就已经开始卖不动了,这是迫使美联储推出QE2的根本原因。所以2007年爆发次债危机时发生违约的金融资产,应该是在2002年签的,而2005年以后美国才进入到衍生金融品疯狂增长的高峰期,而2009-2010这两年美国冻结了有毒资产的清算,到必须进行清算的时候,到期的有毒资产规模就会比2007年时要大得多。由于目前有毒资产规模已经比次债危机爆发时要大得多,所以危机的规模会比上次大。还有一个指标,就是看何时会出现美股、美债和黄金齐跌而美元独涨的局面,那时就应该是美国新次债危机进入严重时刻的警报。但是美国政府的负债率大大超过警戒线后,人们也开始怀疑美债的信誉。其中,在6月20日-7月25日这一个月出头的时间里,就集中投放了2480亿美元,是前7个月全部投放量的一半,而在2008年时的最大月度货币投放额也没有超过2000亿美元。
在次债危机刚爆发时,美国的国债总额还只有8.9万亿美元,负债率为65%,还在安全线以内,但目前已经超过14万亿美元,负债率也接近100%了。第二,美国政府能够用以应付危机的手段大大不如上一次危机爆发时。
但QE的实质作用就是滥发美元钞票,最终会导致美元的大幅贬值。美股8月初以来出现的连续暴跌,不少人解读认为,这是受美国国债上限危机的影响。
所以在美债问题上真正要命的问题是,越发越多的美债谁来买。2010年11月,这两个指标分别是26.8%与25.9%,但是到今年7月则分别是19.4%与19.3%,回落都十分明显。
第三,在这场危机爆发后可能出现美元崩溃。新危机形势更加严峻应该怎样看待美国这场次债新危机的前景?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情况可作为判断依据:第一,目前有毒资产规模已经比次债危机爆发时要大得多,而且到期必须清偿的债务规模也比那时要大得多,所以危机的规模只会比上一次大而不会比上一次小。由于房价下跌超过40%,致使85%的房贷借款家庭贷款已高于房价。中国经济增长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在收入分配不合理背景下的内需严重不足。
在新危机正在逼近的时刻,中国应该做的事情是给本国经济增加温度,而不是继续降温。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
我之所以能准确预测美国经济在今年7月以后会出大事,根据是美国在次债危机爆发后,庞大的有毒资产并没有得到处理,而是被掩盖和冻结起来。然而在改善分配机制方面政府所取得的成效至今仍很有限。
今年二季度与一季度相比,中国出口增长率下降得很明显他还说,我们已经数次目睹了这种国际资本流动给宏观经济调整及金融市场稳定带来的挑战,面对汹涌而来的巨额资本流入,资本接受国尚未做好准备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本。
特别在当今中国开始奔月的时候,其制造规模及制造技术水平都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大量廉价熟练劳动力的存在,使其产品极具竞争性。近年来,从迪拜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到中东动乱的地缘政治问题,美国永远是投资人首选的避风港,美元也因而多次转弱为强。此前,中国对日本国债兴趣不大,因为日本国债收益率太低,其负债占GDP比重全球罕见,风险太大,日本国债市场规模太小,日元资产流动性不好。自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中国减持了近1000亿美元美国国债,引起美国政府的不安。
肇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消退,世界的焦点开始集中于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上来,担心这种全球失衡徜若得不到有效的遏制,世界将再次进入一场更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正是伴随着中国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中国的外汇储备迅速增加。
再看国际市场石油价格,1970年,每桶 1.3美元。经常账户顺差的持续扩大所反映的问题是:尽管投资水平在提高,但国内储蓄水平提高得更多。
因此通过降低国内储蓄,扩大内需,去降低出口顺差,比降低国内投资好得多。正如美国前财长约翰?康那利所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是你们的问题。